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展现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的风采,近日,“青知讲说人·每个梦都发光”线下演讲会在中国政法大学举行,讲说人从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角度讲述了自己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实现梦想的心路历程和人生感悟。本次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共青团中央宣传部指导,北京市委网信办主办,中国青年网承办。近500位在京高校大学生代表、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北京市新闻媒体、网络名人等共同参与活动。
以下是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毕业生杨梅的讲述:
大家好,我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毕业生杨梅。今天跟大家聊点轻松的,聊聊“三折叠的人生”。毕竟现在手机都是三折叠的了,更何况人生呢。
我的“第一折”,是在我小时候。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我来自四川自贡的一个小山村。如果没上学,《悯农》可能就是我以后人生的真实写照了。但我是幸运的,高考那年,我有幸赶上国家对农村地区实施专项招生,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来到了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的“圆梦计划”就像吴京老师一样向我伸出了手,我这颗小种子,嗖地一下,“飞”进了人大的校园。
当时那感觉,天呐,我年纪轻轻就遇到了“双向奔赴”的“爱情”。
不过“爱情”哪有一帆风顺的,小学时,语文老师就曾告诉过我们,“一波三折”是故事的基本要素,“第二折”说来就来了。
刚开始,大学学业压力大得让我喘不过气,幸好老师们耐心得像春天的细雨,同学们也伸出援手,我积极参加各种学生活动,我这朵小花,慢慢地在人大的知识海洋里“绽放”了。
不过,光有学业可不是我要追求的人生,我还得去“整”点别的。
大家都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的初心是什么呢?那肯定是生我养我的家乡了。说到这,我给大家出个选择题:如果你是个乡村娃,面前有两条路,一是远离贫穷,二是带家乡远离贫穷,你选哪个?
我嘛,两条路都走了,先远行,再归根,来了个“说走就走”又“说回就回”的“混搭”。
作为在广阔农村捉过鸡、小镇里面做过题、北京读过研的985“牛马”,我本以为回到家乡一切都会得心应手。但现实狠狠打了我一巴掌。我猝不及防地迎来了人生的“第三折”。
毕业后,我回到了家乡自贡,成为了一名选调生。后来又到富顺县代寺镇李子村驻村,接手的第一个“大任务”,就是建污水处理站!听起来是不是挺环保?但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
项目资金从省里争取了下来,但推进过程,那叫一个曲折。两年啊,项目遇到了种种问题,一直推进不下去。刚到任不久的我对项目也不太熟悉,在第一次村民小组会上面对抵触的群众束手无策。
这时候,可能有的人会选择妥协或者放弃。不过呢,遇到问题咱不怕,咱有招儿!我开始翻书、上网、找前辈,最后发现,问题出在哪儿?沟通!村民们以为我们要建个巨型化粪池,生怕空气污染、环境变差。
大家想象一下,你在喝咖啡时,突然有人往你杯子里倒了一杯臭水沟的水,是不是瞬间就没了胃口?就像村民们一想到那个“巨型化粪池”,抵触情绪就像夏天的蚊子,嗡嗡嗡地,赶都赶不走。
抱着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我开始一对一地入户宣传,给大家详细解释。每天,我都会拿着我的“小本本”,里面装满了污水处理站的各种知识。我告诉乡亲们,污水处理站就像是村里的“肾脏”,它会把那些脏水、污水过滤掉,让村里的水变得更加清澈、更加健康。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不仅成了村民们的“智囊”,解答他们关于污水处理站的所有疑问,还成了他们的“开心果”,和他们一起分享生活中的趣事,一起笑对生活的不易。我们一起光脚种大豆,在田间地头聊天,在夕阳下散步,就像是一家人一样。
最后,乡亲们终于放下了成见,项目顺利动工。同学们,看咱们年轻人独有的做事方式,遇到问题咱不怕,咱有招儿!
后来,我又到了赵化镇,这次的任务更艰巨了——我要为这个千年古镇制定文旅规划,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中,如何让一个有着千年沉淀的地方焕发它的文旅魅力?这可不是个小工程。
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镇里的年轻人,他们是互联网的原住民,懂潮流,会创新。在动员这群年轻人之后,古镇的氛围立马就变得不一样了。他们提议打造旅拍、禅茶等文旅业态,这些都是当下年轻人最爱的元素。想象一下,在千年古镇里,穿着汉服,手持扇子,拍一组古风旅拍,是不是仿佛穿越了时空,体验了一把古人的悠闲生活?
赵化镇的文旅活动就这样被我们“玩”成了全市的招牌!怎么样?是不是觉得我们这群年轻人“玩得就是心跳”?
之前我说了,我的人生“一波三折”,但我感谢这些困难,它们让我成长,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每一份幸运。所以啊,同学们,无论你们此刻正站在人生的“哪一折”,都请记得,每个梦都会发光。因为正是这些梦想,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精彩和有意义。
最后,希望我的故事能给你们带来一丝启发、一声欢笑,以及一份面对生活的勇气和力量。就和那句广告词一样,三折叠,怎么折都有面儿。
(记者牟昊琨剪辑窦月华实习生王小伟田梦张智博杭羽萱贾子静翟璨乔雅雯宋莹安蓓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