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无敌椰子 美食 2024-11-28 12 0

  一、做好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解决“有没有”的问题

  目前我市共有旅游资源813个,分布于7个主类、18个亚类,71个基本类型,五级旅游资源8个,四级旅游资源52个,三级旅游资源160个,二级旅游资源175个,一级旅游资源325个。旅游资源丰富且大多集中在乡村地区,因此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是旅游工作的重要内容。一是发挥资源优势引领乡村旅游。推进长城和黄河主题公园建设及文旅产品研发,使我市成为自治区长城、黄河生态旅游区建设的重要支撑。秦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已完成总规、详规、建筑方案、初步设计,投入1300万元,启动南北出入口、山体安全防护、河道疏浚、柏油路面铺设等工程;黄河湿地国家文化公园正在实施黄河湿地文化博物馆、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及内部连接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结合示范点创建打造乡村旅游重点村。重点打造市政府确定的5个乡村旅游重点村,西湾村、东达沟村已创建成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青山村、贺成泉村、哈拉乌苏嘎查、套马沟村、新河村创建成自治区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今年,我局积极支持阿都赖村、大庙村、缸房地村、美岱召村、阿嘎如泰嘎查申报自治区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支持青山村、套马沟村申报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着力推动乡村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三是构建科学合理的乡村旅游产业体系。集中力量打造1-2个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品牌旅游景区,结合乡村旅游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整合景区、度假酒店、商业街区,挖掘培育潜在乡村旅游资源,打造区域性休闲度假旅游品牌。

  二、挖掘潜力赋能乡村旅游,解决“好不好”的问题

  在推进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时,要“有文化”、“有创意”。一是挖掘文化内涵助推乡风文明。培育一批体现本土特色“小而精”的文化旅游项目,建成一批“小而美”的新型文化空间和乡村旅游网红打卡点,为乡村文化注入内生动力。二是推进文化元素进景区。以优秀文艺作品、非遗技艺、文创产品、本土民俗进景区赋能乡村旅游,讲好包头故事。三是创办特色文旅活动拉动消费。以“四季村晚”、东达山艺术节、贺成泉品鱼节、杏花旅游文化节、农牧民二人台大赛、敕勒川文化旅游节、套马沟国际风筝艺术节、“彩韵青山”等主题活动为代表,体现“一村一品”鲜明特色,在消费促进“七大行动”中发挥作用。四是完善重点旅游村公共服务设施。推进游客中心、旅游道路、停车场、应急救援、信息服务建设,继续推进“厕所革命”,打造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自驾车营地和驿站。

  三、加强宣传推广和对外合作,解决“火不火”的问题

  文旅宣传推广和对外合作是提高我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重要抓手。一是不断策划推广乡村旅游产品。整合乡村文旅资源设计主题活动和线路,加强活动策划营销。连续举办秦长城文化旅游节、敕勒川文化旅游节、那达慕大会等大型文旅活动,策划设计了10条一日游乡村旅游线路,“黄河岸寻梦、阴山下赏花”入选全国“春生夏长、万物并秀”乡村旅游主题线路,全市乡村旅游景区均入选内蒙古四季网红打卡地名单。二是线上线下结合开展文旅宣传。与国内主流媒体、网站、自媒体平台合作,举办大型线上文旅推介活动、“5.19”中国旅游日宣传推介活动,制作播出9集大型文旅纪录片《走进包头》,举办第二届“新包头”短视频大赛;加快建设“一键游”文旅信息平台,整合全市旅游信息资源,完善景区运行监测系统,加大智慧旅游覆盖面。三是加强区域文旅合作。积极推进呼包鄂旅游一体化和呼包银榆旅游合作,针对重点客源城市和主要交通干线、航线节点城市开展宣传推广,建立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客源互送、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

  四、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存在差距。资源的挖掘与深度开发水平不高,发展的思路和理念与周边旅游城市差距较大,乡村旅游以本地农户自主经营为主,缺乏主体来统一规划和系统管理,处于自由发展的状态,旅游产品不成体系、营销方式单一、宣传推介力度不够,没有真正形成产业链,对游客吸引力弱。

  (二)资源优势开发不足。优势文化旅游资源发掘不到位,资源开发利用多数处于初开发阶段,乡村休闲产品低端化的困境,对外来投资者的吸引能力弱,外来资金以及先进地区的创新做法、先进经验、超前理念多数在外围徘徊,实际落地的数量较少,很大程度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游客接待能力不足。吃、住、行、游、购、娱各要素发展处于失衡状态,吃、行、游占比较大,住、购、娱占比较小,旅游产品单一,游客参与性、体验性不强,部分乡村旅游点食宿设施条件简陋,接待能力达不到游客期望水平,“回头客”数量不多。

  五、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丰富产品供给。一是推出冬季乡村美食。乡村美食不受季节限制,贯穿全年。土右旗、固阳县的“杀猪烩菜”,达茂旗的手把羊肉、火锅均作为当地特色的乡村美食,突破季节限制,打造乡村旅游的卖点,以此吸引游客的到来。二是开展冬季冰雪娱乐。在达茂旗套马沟村旅游重点村打造冬季冰雪项目,弥补冬季旅游短板。使乡村旅游更加丰富。

  (二)转换体验空间。开辟设施农业体验空间和室内沉浸式体验空间。一是设施农业体验空间。依托生产设施大棚、智能温室等,开展设施农业观光、智慧农场体验等项目;联合中小学校和亲子研学机构,开展农事体验、农业研学等活动。二是室内沉浸式体验空间。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在室内设置沉浸式展览、沉浸式餐厅、沉浸式互动游戏等体验项目,让乡村旅游的发展空间得到极大程度的延展。

  (三)举办节庆活动。以民俗活动丰富淡季旅游内容,结合当地文化特色,把民俗文化、非遗文化结合到当地的节庆活动中,如腊八节、冰雪节、元宵节、冰雪那达慕等。通过策划相关主题节庆活动,从内容、形式、参与度上下功夫,丰富淡季旅游内容,带动当地人气,增加旅游收入。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