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演员吴冕:从女神到实力派演员,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好演员播报文章

无敌椰子 娱乐 2024-11-07 16 0

著名演员吴冕:从女神到实力派演员,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好演员播报文章

  一、错过《海马歌舞厅》:一个演员的坚守

  你说娱乐圈里谁最难当?非实力派演员莫属。不是爆红那种演员,而是那种默默扎根演艺事业几十年的老戏骨。比如吴冕,在圈内出了名的好脾气,人缘极好。

  这背后,还真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搁在现在,一个定好的女主角被换掉,那妥妥要上热搜。但在那个年代,吴冕经历这事时,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那会儿吴冕刚和高原带着儿子在北京度完假回到武汉,电话就追着来了。《海马歌舞厅》剧组的电话,说女一号非她莫属,让她火速进组。

  这种时候换谁都得犯难。吴冕当时手里可握着两部电影和一部电视剧的邀约。但她还是毅然推掉了其他片约,连夜赶赴北京。

著名演员吴冕:从女神到实力派演员,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好演员播报文章

  毕竟,谁不想演个好角色?歌舞厅公关小姐田春这个角色,那可是能让演员大展身手的好机会。

  可戏剧性的是,还没等她进组多久,导演就支支吾吾地来了句:"某大腕要换角。。。"。这搁谁身上不得炸?但吴冕却只是默默收拾行李准备离开。

  这时候,丈夫高原一个电话打来:"不要同他们去争一日之高低,咱不演了,回来吧。"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让吴冕心里的郁结散了大半。

  说实在的,在那个商业规则还不成熟的年代,类似的事情真不少见。但吴冕的反应却让圈内人记住了她的职业素养。

  这事后来在圈内传开,成了她好人缘的"敲门砖"。

  要知道,在演艺圈里,口碑可比天大。导演们都说:"跟吴冕合作,省心!"这话听着普通,但要知道这可是多少片酬都买不来的评价。

  怪不得这么多年过去,到现在62岁的吴冕还能在《心居》这样的大戏里发光发热。

  一个演员的职业素养,不光是演技有多好,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时候怎么做。吴冕用她的态度告诉我们:有些事,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这大概就是她能在演艺圈长青的秘诀之一。

  你看,这事要放在现在的网络时代,可能早就被各路营销号炒成热搜了。但在那个年代,吴冕的选择却成就了她日后在圈内的好口碑。

  二、"放荡桂花":一个角色带来的思考

  说起吴冕,很多观众第一反应就是《上海一家人》里的"放荡桂花"。这个1992年的角色,不光给她拿下了第10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女配角,更是让无数观众记住了这个名字。

  啥叫演技炸裂?看看吴冕演的"桂花"就知道了。沈从文笔下形容女人的"神妖"二字,让吴冕演绎得淋漓尽致。

  这角色压根儿不是主角,但愣是让观众看得移不开眼。

  但你们可能不知道,这个爆款角色差点儿成了吴冕的"困局"。当时就有媒体担心说:"她把这个角色塑造得太出神入化,无形中断送了自己以后的戏路。

  如果还按此戏路走下去,形成自己的模式和套路,就很难再有大的飞跃了。

  这话说的在理。演艺圈里被角色定型的演员还少吗?今天的小花旦,明天的霸总专业户,后天的苦情戏专家。。。可吴冕却用实力打破了这个魔咒。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一个圈内的争议话题:到底是该"入戏太深"还是"收放自如"?

  有些演员把"出不了戏"当成敬业的标配,整天说自己多投入多认真。可吴冕却有自己的见解:"学表演的人,收放自如才是真本事。

  "这话不是说说而已,她是真能做到。

  你看她后来演的那些角色,从《汉正街》的纺织女工到《孽债》里的角色,再到《三十而已》、《锦心似玉》里的表现。

  每一个都是新鲜的,活生生的,完全看不出"放荡桂花"的影子。

  这就是实力派的厉害之处。不是说你演得有多投入,而是你能不能在不同角色之间自如切换。吴冕就做到了这一点,她把每个角色都演得入木三分,却从不让上一个角色的影子干扰下一个表演。

  有意思的是,正是这个让人担心会限制她发展的"放荡桂花",反而成了她演技突破的一个重要节点。因为这个角色,让她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演技追求:不是被角色定义,而是去定义角色。

  现在的年轻演员,有几个能做到这种程度?与其整天喊着"太入戏了演不了别的",还不如学学吴冕这样:该投入的时候拿出全部实力,该抽离的时候果断放手。

  这才是真正的演技。

  三、上海滩的"第三颗新星":家世与梦想的交织1959年,上海复兴西路的老洋房里,迎来了一个小生命。这就是日后被《文汇报》《解放日报》称为"继陈冲、张瑜之后上海滩升起的第三颗新星"的吴冕。

  要说吴冕的家世,那可真不简单。爷爷是留过洋的牛津大学高材生,专门研究兽医,到90岁都还神采奕奕。她爸也是个有故事的主,上大学时赶上抗美援朝,二话不说就投笔从戎去了。

  妈妈是邻家姑娘,跟爸爸算得上青梅竹马,门当户对,这婚事自然是顺理成章。

  但吴冕的童年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锦衣玉食。那个特殊的年代,像她这样的家庭背景,受冲击是在所难免的。家里经常揭不开锅,她最怕听见妈妈说:"这个月没钱给你订杂志了。

  但这个家庭给吴冕最宝贵的礼物,不是物质上的享受,而是骨子里对艺术的热爱。即便再困难,只要是关于艺术的事,家里也会想办法支持。

  这份爱,让吴冕骨子里天生带着乐观和积极劲儿。

  1977年,吴冕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这可是国内顶尖的艺术院校,但对吴冕来说,挑战才刚刚开始。

  南方姑娘的普通话带着口音,站在舞台上有时候甚至说不出话来。舞蹈基础也是零,看着同学们个个底子好,她心里直打鼓。

  但吴冕是个倔脾气,认准了一件事就往死里钻研。

  为了改掉口音,她没日没夜地练习;为了追上同学的舞蹈水平,她加倍努力。说来好笑,当时她还觉得自己没什么天赋,就靠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硬往前冲。

  结果呢?这个自认为"基础差没天赋"的姑娘,不但跟上了班里的进度,成绩还成了班上的佼佼者。这份拼劲儿,为她日后在演艺圈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北漂哈尔滨:爱情与事业的双重历练

  说起吴冕的爱情故事,还真是个让人意想不到的转折。在上戏读书时,她遇见了同班同学高原。这名字还真有讲究,他妈妈是为了纪念他爸爸在帕米尔高原创作《冰山上的来客》时取的。

  高原的故事戳中了吴冕的心。他爸爸是《冰山上的来客》的编剧,却在那个特殊年代因受不了打击,借了两块钱买了烧酒和敌敌畏,在松花江边结束了生命。

  他妈妈是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的,一个人把他拉扯大,后来还成了哈尔滨话剧院的院长和艺术总监。

  毕业时,吴冕面临人生的重要选择。作为优秀毕业生,她收到了好几个单位抛来的橄榄枝。但让所有人意外的是,她选择跟着高原去了哈尔滨。

  "考虑啥呀?高原一定会回东北照顾他妈妈,我跟着去呗。再说了,他妈妈是话剧院院长,我不就能继续搞我热爱的话剧了嘛!"吴冕的选择简单又果断。

  可到了哈尔滨,日子可不好过。婆婆疼儿媳妇归疼儿媳妇,但工作上反而更严格。别人都在A组,吴冕经常被安排到B组。

  婆婆每次都会为难地说:"咪咪,又要委屈你了。

  但吴冕压根不在乎这些。她知道婆婆是在磨练她,于是更加卖力。从佳木斯到伊春,她带着戏剧走遍了东北的大江南北。

  那个娇生惯养的上海姑娘,在北方的黑土地上完成了蜕变。

  后来武汉话剧院想挖角吴冕,她犹豫了。

  说起这事,吴冕总是满眼崇拜:"婆婆的高度,我这辈子都赶不上。她做的那才叫事业,我这些充其量就是工作罢了。

  多年后的今天,吴冕和高原的感情依旧甜蜜。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