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女士的父亲在山东当地一家新开业的小超市扫码成为会员,为领取一盒鸡蛋而被拉入一个数百人的社交群。群主声称会不定期免费发放各种礼品。直到父亲花1000元购买了6袋酸奶粉回家,并称这款产品有“增强免疫力”的奇效时,李女士才意识到父亲陷入了扫码骗局。
与父亲沟通后,李女士发现老人沉迷于扫码已有一段时间,有时是为了领礼物,有时是做任务领红包,甚至参与刷单。家里多出来的纸巾、抽纸盒、面条等都是父亲通过扫码获得的。李女士认为,老人总以为能通过扫码占点小便宜,却忽视了背后的风险。
类似的情况在不少老年人身上发生。他们容易被“免费领礼品”的吆喝声吸引,扫码时信息泄露导致银行卡被盗刷;有人看到“创业者”以小额红包为诱饵推广二维码,扫码后社交账号密码被盗;还有人沉迷于扫码做刷单任务,结果发现自己被骗。
专家提醒,在数字信息时代,一些老年人容易沉迷网络,因缺乏判断能力而导致权益受损。因此,老年人应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关注了解二维码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止因为蝇头小利上当受骗。遇到个人信息泄露时,应及时通过解绑、冻结等方式止损,并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天津人刘先生的父亲今年70岁,热衷于扫码领东西,经常叫上同龄人三五成群地前往。只要看到“扫一扫领礼物”,他就停不下来。家里堆了不少鸡蛋、饮料和卫生纸,都是他扫码领回来的。尽管刘先生多次提醒,但父亲依然乐此不疲,幸好至今未受骗。
相比之下,李女士的父亲就没那么幸运。他在那家超市扫码后,加入了微信群,对方不定期发放小额红包,鼓励分享自制酸奶的照片和视频。后来,群主称有线下保健讲座可以免费听,并且听课就有礼品赠送。李女士的父亲每天早上6点半赶去听课,中午12点回家。讲座内容都与酸奶粉相关,宣称其具有改善肠胃、调节胃酸、增强免疫力等奇效。最终,父亲购买了大量酸奶粉。然而,这家超市实际上并没有宣传中的30多家分店,等李女士想上门讨说法时,超市已经人去楼空,社交群也被解散。
即使被骗后,李女士的父亲并未吸取教训,继续参与“扫码做任务领红包”的活动,结果不仅没领到红包,反而搭进去了不少钱。
河北人苏女士的母亲也因扫码领取礼物导致社交账号泄露,险些酿成大错。母亲在一次“地推”活动中,将手机交给“工作人员”操作,对方以填写信息为由索要身份证号、电话号码等信息。事后,苏女士发现母亲的社交账号已被对方偷偷登录,并开通了免密支付功能。她赶紧修改所有账号的密码,移除了所有非本人登录设备,及时止损。
江苏的张女士平日喜欢在短视频平台扫码做任务领红包。某天她看到一则兼职广告,扫码添加对方为好友后,按照对方要求进行购物刷单,结果被骗2990元。退休在家的王女士则因扫码学习免费教程,最终花费2880元购买了一套视频剪辑课程,却发现内容简单老套,根本无法实现对方宣称的效果。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许光建指出,部分老年人对数字社会的发展还不适应,对网络消费领域的实际情况不是很熟悉,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坑骗对象。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主任周旭亮建议,家人应多与老人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社会的各种经验,提升老人的判断能力。相关部门也要加大对网络诈骗行为和违法人员的打击处罚力度,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帮助老年人解决实际困难。当老年人陷入扫码骗局时,应及时与家人沟通,固定好证据,向公安部门或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提供线索,必要时可通过诉讼渠道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