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文博”成为都市旅游品质首选,文体商旅展联动吸引全球游客近悦远来
“全面开放后,东馆陈列展示区总面积约3.36万平方米,馆内共设20个展厅和互动体验空间。珍贵文物展出比例将从人民广场馆的约4%提高到10.5%。”昨天,在市新闻办组织的“我们的人民城市”专题采访中,上海博物馆党委书记汤世芬介绍,上海博物馆东馆历代书画两馆正在紧锣密鼓布展中,上博东馆将于11月全面开放。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穿过熙熙攘攘的展厅,也穿过每一层的落地玻璃、平台或户外区域,汤世芬说:“上博的中国古代艺术品收藏因其独一无二的系统性、完整性,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基于此,东馆立足艺术史高度,拓展展览内涵,将原有艺术专题展做通、做全、做精,打造中国古代艺术通史陈列,以便更好讲述深厚的中华文脉。”未来,青铜馆、书法馆、绘画馆、印章馆将是海内外唯一的常设通史陈列,陶瓷馆、货币馆也是海内外体系最完整的通史陈列之一,另外还有雕塑馆、玉器馆,这8个常设展厅堪称8部“中国古代艺术史教科书”。
据介绍,上博北馆正在筹建中,预计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计划于2030年前建成开放。“三馆建成开放后,上博馆舍建筑总面积将超过20万平方米,年观众接待量预计达千万级。”此外,上博还公布了一个新消息,将进行海内外分馆、馆中馆、上博厅或境外“中国展厅”的建设,“有的境外‘上博厅’已进入操作阶段”。
上博东馆的全面开放,标志着上海“大博物馆计划”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果,“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博物馆事业呈现出高质量发展新态势。据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博物馆管理处副处长王峰介绍,截至9月30日,全市已备案博物馆共计166家,今年共接待观众2873.47万人次,同比2023年增长57%。全市博物馆设有基本陈列306个,举办临时展览352个,策划社会教育活动32074场,共吸引276.2万人次参加。源源不断的文博大展,正推动文博场馆成为上海的流量入口,成为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对话世界不同文明的重要平台、世界观察中国的重要媒介,为全面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提供重要支撑。
打响品牌促进消费
除了“观文博”成为都市旅游的品质首选,吸引大量外地和外国观众外,上海还聚焦五一、中秋、国庆等节假日和寒暑假,遵循消费规律,突出都市特色,打响“一江一河游览”“建筑可阅读”“演艺大世界”“海派城市考古”等文旅特色品牌,推动重点商圈高频次举办潮流艺术活动,做大做强假日经济的黄金消费期;对标最高最好,进一步发挥文旅消费引流作用,提升上海国际影视节、上海旅游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等品牌节展的外部溢出效应,同时策划推出具有全球影响力、国际知名度、国际大流量的文旅标杆活动,高水平举办“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首届上海国际电音节、首届上海国际光影节、ChinaJoy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和Citywalk Pro等活动;抢抓当前国际旅游重振窗口期,联手相关部门,加快推动入境旅游通关、支付、服务等便利化水平,深耕商务、会奖、邮轮旅游等优势赛道,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吸引全球游客近悦远来。
数据显示,今年1—6月本市接待入境游客302.3万人次,同比增长143.5%,恢复至2019年的70%。其中,入境过夜游客260.2万人次,同比增长135.9%,恢复至2019年的75%。星级饭店接待入境游客246.6万人次,同比增长168.75%。据上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数据,首届“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期间,境外旅客人数达到138.7万人,同比增长42.2%;外卡消费总额同比增长68.2%;据市税务局数据,消费季期间,本市共开具《离境退税申请单》2.1万份,离境退税平均客单价3.3万元。